(1)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10%,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问题描述:
(1)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10%,新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六年级一班人数在41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这个班有男生( )人.
(4)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把他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 )分米.
(5)用一个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铁皮,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张铁皮的利用率为( )%.
(6)要剪一个面积为28.26平方厘米的圆形铁片,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7)一个半圆的周长为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直径是( )分米.
(8)从一张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一端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
(9)一根铁丝先剪去全长的5分之1,再剪去5分之1米,还剩5分之4米,这根铁丝原长( )米.
最佳答案:1.
思路:xx0-->xx,而xx0是一个加数,xx是另一个加数,彼此间是10倍的关系.
xx(较小的加数)=572/(10+1)=572/11=52
xx0(较大的加数)=52*10=520
2.
思路:长方形面积公式为:s(面积)=a(一组边长)*b(另一组边长)
增加后的面积为s=(a+a*10%)*(b+b*10%)=(1.1*a)*(1.1*b)=1.21*a*b=1.21s
3*(1+0.1)*(1+0.1)=3*1.1*1.1=3.63
3.
思路:首先人数都是整数.而男女比例5:3就意味着这个班的学生可以分为许多个由5男3女8人的小组,因此,这个班级的人数应该是8的整数倍.
41/8=5余1,50/8=6余2.
因此这个班级应该有6*8=48人.
男生有48/(5+3)*5=48/8*5=30人.
4.
思路:建议你画一个平均分成4份的图.你会发现,圆的周长完整的出现在了近似长方形的“对边”上,而另一组对边则是圆的两条半径.
而将平均分的份数增多,其效果也一样.
因此增多的就是2倍圆的半径.
增长2*1=2分米.
以下pi取3.14
5.
思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正方形上剪下最大的圆,铁皮的利用率是一定的.
但是既然这道题给出长度了,不妨就用它给的长度进行计算.
利用率就是圆与正方形的面积比例.
圆半径10米.
利用率=10*10*pi/(20*20)=pi/4约等于78.5%
6.
参考上一题.
需要利用它的思路.
正方形面积=28.26/pi*4=36平方厘米
7.
套公式
半径记为r 周长为l 面积为s
则有l=2*pi*r s=pi*r*r
半径r=20.56/2/3.14=10.28/3.14=3 分米
直径d=2*r=2*3=6 分米
8.
剪下的正方形是15厘米*15厘米
因此剩下的长方形是(25-15)=10厘米*15厘米
周长为l=2*(10+15)=2*25=50 厘米
9.
这根铁丝剪去全长5分之1后,长度为5分之1+5分之4=1米(5分之5)
而1米是这段铁丝全长的(1-5分之1)=5分之4
所以铁丝全长为1/(5分之4)=1*(4分之5)=5/4=1.25 米
-
[问答题] 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
-
[问答题] 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
-
[问答题] 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
-
[问答题] 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
-
[问答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
[问答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
[问答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
[问答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
最新更新
- 如果dx,dm分别代表出口的需求弹性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以下( )是不正确的字符串常量
- [问答题] 黑仔、蓝魂儿是怎么死的?
- [问答题]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 [问答题] 高尔基《鹰之歌》的主题是什么?
- [问答题]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
- [问答题]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
- [问答题]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这四句陈述了什么
- [问答题]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